最近小九后台收到一条私信:
“我今年55岁,一直都有冠心病和高血脂的问题,也一直在吃医生开的阿司匹林和他汀。但最近看到有很多科普文章说阿司匹林副作用特别大,有出血风险,甚至可能诱发肠癌,我是否还要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呢?”
一、神药阿司匹林“走下神坛”?还能吃吗?
在过去,阿司匹林非常“万能”,具有解热镇痛,抗栓防癌作用,且价格便宜,被奉为“神药”。美国FDA和相关学会在很多场合都推荐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用药,特别是心血管疾病预防上。但这个建议在医疗界一直饱受争议: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后,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仅降低了12%,但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提高了29%;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70岁以上健康的老年人,阿司匹林不仅不能减少心血管的发生,反而还增加死亡率和出血风险伦敦国王学院及其学院医院的科学家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的一项结果表明,非心血管疾病患者定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大出血风险增加近50%
虽然早年间,美国FDA一直推荐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药,但综合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后,FDA也改变了态度。FDA称,若对象为未患过心血管疾病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所具有的早期预防作用并不明显,反而会带来大脑或胃部出血的副作用。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也更新了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相关推荐:不推荐≥60岁的成年人启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如此,是否意味阿司匹林走下神坛?阿司匹林还能吃吗?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陈月表示,虽然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多种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中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等,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风险。对于健康人群,并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预防。使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在专业医生评估下进行,根据风险与收益评估,才能最终确定是否用药。
二、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结果怎么样?
上面也说到,对于普通人,一天一片阿司匹林,并不能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作用,使用不当,还可能引起胃溃疡、胃出血等不良反应。
但如果是心血管患者,在没有用药禁忌的前提下,则应该终身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所具备的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斑块破裂,从而减少血栓性血管事件风险。

具体哪些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呢?主要有以下3类:
1、患有冠心病、缺血性脑、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
2、做过支架和心脏搭桥手术已经确诊心血管病者;
3、合并下面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且出血风险低者
男性≥4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有心脑血管家族史三、他汀和阿司匹林,能不能只吃一种?
对于已经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医生会开具阿司匹林+他汀一起联合用药。为此有部分患者表非常不解,都吃阿司匹林了,为什么还要吃他汀呢?能不能只吃一种啊?
首先,心脑血管疾病大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血管狭窄,血管狭窄是血管斑块造成,当斑块破裂,身体就会发出信号,这时候血小板凝聚,开始止血,就会形成血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栓。虽然血是堵住了,但同时也堵住了血管,血液无法畅行,就会造成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而吃阿司匹林的目的,就是打开堵住血管的“通路”,不让血小板凝聚,从而减少血栓形成。而吃他汀的目的就是稳定斑块,不让它破裂,这样也能降低心梗和脑梗的风险
可以说,阿司匹林和他汀联合使用是起到双重效果,他汀“主内”稳住斑块,别让它出事,阿司匹林“主外”,抗击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保证血管流畅。两者缺一不可。

所以说,阿司匹林与他汀谁也替代不了谁,是否联合用药,医生都是经过专业判断的,具体用药患者应遵医嘱,不可擅自停药。服用期间还要注意下面2点:
用药时间。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应在餐时或餐后半小时服用;他汀类药物主要一直肝脏合成胆固醇控制血脂,肝脏夜间较为活跃,建议在晚上服用。密切监测不良反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出血风险,尤其是用药前12个月,出血风险较大,应格外注意;长期服用他汀,则需要监测肝功能,若发现指数异常,需根据医生评估,调整用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使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在专业医生评估下进行,根据风险与收益评估,才能最终确实是否用药。健康人不需要吃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用药,副作用风险比收益大。
参考资料:
[1]《【内科论坛】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声明解读》.中华内科杂志.2023-04-13
[2]《阿司匹林“走下神坛”?顶尖研究:这些人吃,危险>益处!》.健康时报.2019-01-29
[3]《害怕心梗找上门,阿司匹林和他汀应该这样用!很多人一直都错了……》.我是大医生官微.2019-06-0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精选文章,使用积分即可解锁30天畅读权限~